桂东:在绿水青山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25-08-18 14:12:50          编辑:邓艳芳 | 作者:朱定友          浏览量:4828

清晨,阳光穿透齐云山的重重山峦,倾洒于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原始林海间。林间溪流潺潺,猕猴在枝头跃动,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在湖南桂东,这样的生态画卷是日常,更是当地人用数十年守护换来的自然馈赠。这个山区小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97%,负氧离子含量居全球之首。它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的身份,鲜活地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邃内涵。

守好生态本底 让每寸土地都呼吸着纯净

砍树易,种树难。绿水青山一旦丧失,子孙后代将陷入绝境。此乃警示世人,不可因一时之利而伐树毁林,需珍视自然环境,莫让后代承受无以为继之苦,这是桂东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共识。为守护好这片“天然氧吧”,当地立下了“三个坚决不”的铁规矩:坚决不引进污染企业,坚决不破坏原生植被,坚决不牺牲生态换短期效益。在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万公顷的核心区实行“零干扰”管理,科研人员用红外相机记录下黄腹角雉等3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踪迹,这些灵动的身影,正是生态保护成效最鲜活的证明。

从“禁伐”迈向“增绿”,桂东人持之以恒地为大地添绿。近十年间,人工造林累计达12万亩,封山育林多达68万亩,全县94%的林地被归入生态公益林保护范畴。在龙溪瀑布景区,曾经因过度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地,如今已恢复为“白龙跃渊”的自然景观,瀑布下的深潭倒映着两岸葱郁的林木,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胜地。严格的生态红线守护,让桂东的每一口呼吸都带着草木的芬芳,每一条溪流都保持着一类水质。

生态农业让好山好水长出“金疙瘩”

桂东海拔高,温差大且污染少,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桂东的“生态牌”。在寨前镇高山蔬菜基地,菜农们正忙着采收青椒,这些带着晨露的蔬菜将通过冷链物流直达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平均海拔900米的独特气候,桂东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玲珑茶等特色产业,建成标准化基地15万亩,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

玲珑茶的“重生”是桂东生态农业的缩影。这种曾远销海外的历史名茶,因一度忽视生态保护导致品质下滑。近年来,当地划定2万亩生态茶园,禁用化肥农药,采用“茶树+野花”的间作模式,既保持了水土,又为蜜蜂提供了蜜源。如今,古法制作的玲珑茶带着兰花香重返市场,每公斤售价突破千元,带动3000多户茶农增收。往昔,民众靠山吃山;今朝,民众养山富山。过去,人们对山脉过度索取,如今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精心护山,以求山富、民富,此乃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茶农李建国的话语揭示出了其中的转变。

生态旅游让游客触摸自然的脉搏

“夏天无需开启空调,夜晚甚至需盖上棉被,此乃桂东赠予我们的惊喜。”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女士在万洋山民宿里,一边品着玲珑茶,一边看着窗外的云海翻涌。依托夏季平均23℃的凉爽气候和“万顷草甸、千峰竞秀”的景观,桂东打造了“春赏杜鹃、夏避酷暑、秋观云海、冬戏冰雪”的全季旅游模式,1000余家民宿、2.8万张床位常常供不应求。

桂东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始终紧绷生态保护之弦。齐云峰景区采用“徒步观光”的游览方式;所有民宿实行“污水零排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后由专人清运。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126.5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4.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9.35%,成为名副其实的“康养天堂”。

从八面山的林海莽莽到沤江的碧波荡漾,从玲珑茶的清香袅袅到民宿里的欢声笑语,桂东用实践证明,守护好生态底色,发展就有了最坚实的支撑;把准绿色方向,绿水青山就能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这座镶嵌在罗霄山脉的生态明珠,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书写着新的篇章。

责编:邓艳芳

一审:李亚芬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桂东要闻
桂东要闻
热点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