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东县融媒体中心11月7日讯(通讯员 宋胡海)东水村位于桂东县普乐镇东南部,距桂东县城35公里,与东洛乡、沙田镇毗邻,与堡下村、齐云山村接壤,海拔在500至800米,总面积7.34平方公里,耕地1658亩,林地8504亩,全村20个村民小组,750户2033人,党员41人。东水是红四军回师井冈山的休整地、出发地,系全国首批200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之一,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有朱德旧居、红四军军部、红四军兵工厂、红四军医院和红四军驻军等红四军活动旧址群,是桂东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环。2021年以来,东水村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由村党支部引领农户发展中药材、雪茄、白扁豆、旅游业等产业,全面实现了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双富”目标,创造出具有东水特色的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
大兴“三风”,凝聚产业发展向心力
普乐镇党委和东水村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村入户之风、解决问题之风,组织镇村干部下沉一线,深入开展党群连心服务群众“五个到户”,通过召开“乡贤座谈会”、“屋场会”,开展农家夜话等活动,把全村在家务农村民逐一走访调研摸底,统计汇总东水村农田、山林、劳动力等产业发展资源,深度征求群众发展意愿,做通群众思想工作,鼓励号召引导群众跟随党支部共同发展雪茄、中药材、白扁豆、旅游业等产业,全面提升东水产业发展向心力。
精准“聚焦”,强化产业发展驱动力
普乐镇东水村深入探索文农旅一体化融合发展路径,盘活村内田地、山林等资源,由村集体统一流转40余亩田地和700余亩山林,组织村内劳动力务工就业,大力发展中药材、雪茄、白扁豆、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利用村部周边10亩土地建设观赏性中药材产业园,套种牡丹、白芍、麦冬和玉米;新建雪茄基地,利用红四军兵工厂后方22亩优质稻田试种雪茄;利用东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方8亩土地种植白扁豆;流转洞头脑组700亩山林种植蔓荆子、岗梅等林下药材。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突出农耕文化,装扮美丽田园,爱护农业生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红色旅游和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和快速发展。2022年,东水村吸纳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当地餐饮、土特产等消费80余万元,东水村党支部通过组织发展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7.8万元。
深度“联农”,发挥产业发展带动力
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共赢模式,重点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进行带动帮扶,在此基础上,有序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实现党支部与农民合作社、农户深度融合。主动对接当地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引进山味多多与村委会、村级合作社、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山味多多提供种子给农户种植白扁豆,并承诺保底5元/斤的单价收购白扁豆,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切实增加了农户经营性收入。引导农户将土地、山林流转给村级合作社,每年获得稳定的土地、山林流转费用。由党支部组织吸纳本村村民,特别是监测户和脱贫户负责雪茄、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劳务,使农户在获得流转费用的同时,通过就业增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收益。2022年,东水村脱贫户和监测户人均收入为1.32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10.2%,同比增长150%,全面实现了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双富”目标,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一审:李明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责编:邓艳芳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百余银发知青齐聚桂东体验红色之旅和生态康养
县星火志愿者暖心助农
桂东举行新进教师岗前培训
蔡富强“四下基层”下访接访并督导检查有效衔接工作
沙田镇贝溪村促学协会举行第十届奖教奖学颁奖活动
县领导调度桂新高速桂东段建设工作
寨前槐村:“三位一体”饮水工程 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桥头尚义:爱心助学暖人心 兴学赋能促振兴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