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东县融媒体中心2月22日讯(记者 胡红英 实习记者 郭谦 通讯员 钟学良)有这样一位80后共产党员,他毅然放弃港资企业高管职位,回乡担任清泉镇中坑畲族民族村的党支部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当起了畲族民族村发展的领路人,他的名字就叫张乾勇。
在清泉镇中坑村见到张乾勇时,他正在村部便民服务大厅值班,为村民答疑解惑。2017年,34岁的他放弃在港资企业做高管、月收入8000多元的工作,回村当起了“村官”。
清泉镇中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乾勇:老支书找到我,说村里需要我这样见多识广、敢想敢闯、又有理想信念的年轻人来带领。我们中坑村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和良好的民风,作为在外打拼多年的游子,我也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张乾勇的第一把“火”,就是如何通过做强产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张乾勇上任之后,发挥中坑村茶叶种植优势,成立中坑村经济联合社,大力发展茶叶种植,解决土地抛荒的难题。他利用多年的营销经验和资源,扩宽茶叶销售渠道,打造中坑畲茶品牌,并发动村民发展油茶、粽叶种植,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目前,中坑村共种植茶叶2000亩、楠竹2000亩、粽叶500亩、油茶1500亩,实现村民人平增收2000元/年;通过入股光伏电站、水电站及重点产业项目分红,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余万元。
中坑村村民罗诗红:在村合作社的带领下,我家种植了茶叶 6 亩,粽叶6亩,油茶5亩,家庭纯收入达到了6万元以上,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走进清泉镇中坑村,道路两旁靓丽的路灯点亮了乡村,新建的畲族文化特色村组指示牌、垃圾站扮靓了山村的风景。近年来,为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张乾勇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谋划,多方筹集资金,新修茶叶产业道路4000米、小水渠1000米、泄洪渠500米、整修河坝3座、道路提质改造8000米,增设体育健身器材20套,新建畲族文化特色村组指示牌14块、太阳能路灯84盏、垃圾站10个,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2022年9月,中坑村获评湖南省民宗委第十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
中坑村村民 尹化平:现在生产生活条件这么好,要搭帮党的好政策,同时也离不开我们村支两委的努力。特别是我们的村党支部书记张乾勇,他是一个有想法、干实事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张乾勇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工作重点,2022年,村党支部接收预备党员2人、发展对象1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人,储备后备干部2名。日常工作中,张乾勇还特别注重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经常带领全村22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开展“五个到户”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年入户数700余次,收集民情112条,帮助解决群众困难264个,开展临时救助189人次,处理矛盾纠纷20余起,做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群众。
中坑村村民梁远胜:张乾勇书记他们经常到我家里来,帮我解决实际困难,我很感谢他们。
在村党支部书记张乾勇的带领下,现在的中坑村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富裕起来了,全村呈现出一派“村庄美、村民富、村里和”的美好景象。
清泉镇中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乾勇: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挖掘畲族文化底蕴和内涵,在村部附近打造一个畲族民族文化展览馆和畲族文化长廊,把中坑村建设成一个畲族民族新村。用真心用真情,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好务。
(一审:李明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责编:邓艳芳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王晓科带队赴桂东县调研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
县星火志愿者暖心助农
桂东县55名新教师开启职业生涯“第一课”
桂东县一中2025级新生军训火热开训
传承百年校训 凝聚发展合力|蔡富强深入县一中调研时强调
百余银发知青齐聚桂东体验红色之旅和生态康养
县星火志愿者暖心助农
桂东举行新进教师岗前培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