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岁月的年轮悄无声息向前转动,带来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也带走了父母的年轻。父母辛劳苦干了几十年,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大多旧物换了新品,唯独父亲那辆摩托车在我家一呆就是十四年了,而且至今还在继续着它的使命······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实本分、勤劳节俭。在没有买摩托车之前,家里有一辆自行车。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和我的两个叔叔在县城竹胶板厂做事,或者去为乡村农家建房挑混泥土,一早一晚,严寒酷暑,每天往返几十里山路都只能靠个自行车来来回回。当时能买摩托车是一种奢侈,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来说还不容易做到。
父母一面辛苦挣钱,一面省吃俭用。到2006年,家里有了些余钱,父亲便欢天喜地买回了一辆新摩托车。那是一辆性能低价钱也低的摩托车。有了摩托车,父亲挑混凝土的劳务顺利发展到更远的地方,单子一桩接一桩,一个月往往只歇工一两天。这样繁重繁忙的务工,真多亏有这辆摩托车。然而父亲骑摩托车也吃尽了苦头,冬天寒风刺骨,骑车时北风像刀子刮在脸上,把人冻到麻木。雨天骑车,无情的狂风暴雨打在身上,“落汤鸡”的境遇十之八九。但相比这些苦头,父亲还是说,有了摩托车比以前还是好多了。
摩托车载着父母到处奔波,家里的生活一点点好起来。先是把泥砖瓦房翻新成了一栋两层的红砖平顶房,接着给我弟弟买了面包车。家里有了面包车,不论出行、做事,自然更方便、舒适。摩托车很少被用到了,于是父亲把它放置在檐下一个偏僻的角落。一年多后,父亲又给弟弟买了双排座货车。有了两辆车,父亲这次把摩托车放到了一间由猪圈改成的杂屋里,用一张旧塑料薄膜把它盖住。这一安置,跟着父亲闯荡了四五年之久的摩托车“光荣退休”了。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我家遭遇了灭顶之灾。才二十五岁风华正茂的弟弟,不幸发生车祸永远永远离开了我们。弟弟走的猝不及防,留给年迈的父母和他还差二十多天出世的孩子一生的悲痛。悲痛和衰老肆无忌惮地侵蚀父母的灵魂和身体。他们好不容易熬到可以轻松过日子了,却要承受突如其来的难以承受的丧子之痛。生活在痛苦中继续,弟弟走了,二十多天后,他的儿子出生了,给了父母最大安慰和希望。父亲怀着悲痛把家里的两辆车卖了,颤颤巍巍地把摩托车从杂屋里推出来。摩托车早已暗淡无光,锈迹斑斑。弟弟不在了,我想尽力照顾父母,很多时候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侄儿一家三口,老的老小的小,很多时候依靠的是老摩托车。尽管它旧了,常出毛病,但它一如从前尽职尽责,为父母减轻些许负担,消除些许困难无助,任劳任怨承载着一家的生活!
煎熬的生活中照进了阳光的温暖和光明。2014年党和国家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我父母和侄儿,享受了扶贫政策的恩惠,定为建档立卡对象。政府从养老、医疗、教育、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我父母很大很多的帮助。侄儿上学免除学费,还每学期能领到一定的生活补助。父亲患有肾结石,发作时疼痛难忍,近几年先后做了三次手术,每次的费用都在万元以上。父亲每次只需出极少一部分钱,治好了病,恢复了健康。如果没有精准扶贫政策,我家就是砸锅卖铁也很难支付几笔高昂费用。父亲感激地说,现在读书不交学费,住院只出小钱,还经常给我们发肥料送衣物粮食,感谢共产党,感谢习主席!现在镇里还给母亲在我们村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母亲很热爱她的这份工作。扶贫的阳光照亮着父母的生活,照暖着他们的内心。父母依旧勤劳节约,起早贪黑,父亲的“老伙计”也还时常随着父亲忙碌,他们在忙碌中创造生活,满怀期盼和希望!
父母在一天天老去,侄儿在健康成长。作为他们的女儿,我一定好好孝顺父母。父亲的摩托车老了,旧了。以后我便是父母的“摩托车”,竭尽全力做他们温暖的、坚实的依靠,让父母宽心安享晚年。
责编:邓敏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题调度会召开
蔡富强调研文旅和有效衔接工作
桂东旅游开启“火热模式” “旅居”魅力持续释放
桂东公安“云豹突击队”正式组建
桂东县举办旅游房地产交易会 打造康养旅居新生活
蔡富强开展“双节”前安全生产检查
全国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桂东 共话党的纪律文化传承与发展
桂东县举行2025年烈士公祭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汲取奋进力量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