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气候变冷,容易着凉。
腹部:脏器众多,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而肚脐眼部分又称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需要保护好。
关节: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应格外注意,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若是膝关节觉得冷,可以给自己加一个护膝,或者将双手搓热覆在关节上。
双脚:离心脏最远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
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不烫手)。
会挨冻的人不生病
秋冻要小心,那么初秋我们应该怎样来养生才不会留下老病根呢?
1.秋冻必须顺应天时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偏高,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
晚秋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
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2.南北方秋冻有区别
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会吃的人更健康
寒露过后,饮食也要跟着调整,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国医大师健康推荐6种食物,寒露后吃,比虫草燕窝都养人哦。
1.蜂蜜
蜂蜜营养丰富,天然滋养,具有养阴润燥、润肠通便、解药毒的功效。
最佳吃法:每天早晚在400ml的温开水中添加两勺蜂蜜,空腹饮用。
最佳搭配:与鲜榨的果汁混合,或与时令水果搅拌,味道甘甜可口。凉拌西红柿、凉拌黄瓜、萝卜丝等凉菜时加入蜂蜜口感也很不错。
2.山药
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是极好的“食物药”。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并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最好搭配:与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3.红薯
作为应季食物,红薯适合补虚益气,还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最佳吃法:蒸红薯最健康,能减少营养的流失,还能减少因烤制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最佳搭配:用红薯搭配大米熬制成粥,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4.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等症状。
最佳吃法: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这样容易消化,花生壳和内层红衣还能起到医疗保健作用。
最好搭配: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5.香菇
香菇有“山珍之王”之称,是秋后滋养身体必不可少的法宝。它能改善秋后乏力,并提高抵抗力。
最佳吃法:和其他蔬菜一起清炒或者炖汤。
最好搭配:香菇搭配莴笋食用,有利尿通便、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香菇与鸡肉一起炖汤,相当滋补。
6.墨鱼
墨鱼营养丰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
最佳吃法:红烧、爆炒、熘、炖、凉拌,做汤均可,做汤最合适。
最好搭配:豆腐属养阴生津的食物,一起吃还能起到蛋白互补的作用。
寒露后千万要注意了,别冻错留下老病根。
责编:黄钰坤
来源:新浪新闻客户端
蔡富强“四下基层”下访接访并督导检查有效衔接工作
沙田镇贝溪村促学协会举行第十届奖教奖学颁奖活动
县领导调度桂新高速桂东段建设工作
寨前槐村:“三位一体”饮水工程 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桥头尚义:爱心助学暖人心 兴学赋能促振兴
韩光带队赴我县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联合执法行动
伍志平赴桂东县调研基层社会治理暨乡村振兴工作
清泉镇夏丹社区为127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