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东洛乡:定目标、强基础、建机制,狠抓落实稳脱贫
2020-08-17 12:26:52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邓敏 |
浏览量:14126
为展现全县各乡镇、部门在巩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担当作为,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扶贫办共同策划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报道。今天,小编带您一起走进东洛乡。↓↓↓
了解东洛乡强基础建机制
巩固脱贫成果的生动实践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东洛乡认真贯彻落实“四摘四不摘”要求,根据省、市、县统一安排部署,按照“定目标、强基础、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促进稳定脱贫。东洛乡把稳定脱贫工作摆在首位,锁定“稳脱贫”目标,坚持党建促脱贫,产业发展、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等政策延续性,用活社会帮扶政策、人才和资金,确保脱贫攻坚不漏一户一人。开展贫困家庭就业帮扶,对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精细化管控,确保资金用得出,有效益。对全乡9户17人未脱贫人口、已脱贫人口、档外低收入人口和疑似返贫人口定期开展排查走访,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精准性,及时解决脱贫人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防止边脱贫边返贫。记者余妍: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顺发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的乌梅种植基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身边的这个乌梅树果子呢,已经开始在红了,因为这个乌梅种植基地位于1050米的海拔的高山当中,所以这里乌梅的成熟期呢,比我们市场上的乌梅啊,大概要晚一个月的时间,预计呢,我们这里的乌梅大概还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全成熟,当然我们也看了一下啊,在树上摘了一些相对来说已经变红的这个果子,试了一下,其实味道呢,已经只有一点点的这个酸度啦,在这等到它完全成熟的时候啊,这个口感是非常好的,而且呢,就往年来说的话,也有很多的游客来到这儿亲自采摘,这也是非常有乐趣的。
为夯实产业基础,东洛乡着力推动“一户一产业”发展,确保“家家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就业门路”。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上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勇军,通过发展种养产业,成功脱贫。他脱贫不忘乡亲,在村里建起了产业合作社。
上洞村顺发果蔬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勇军:我们上洞村顺发果蔬种植基地,以小水果、蔬菜及家禽家畜生态综合种养为主。项目总投资50万,年产值20万,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管理模式,流转土地200亩,种植西瓜62亩,乌梅123亩,蔬菜15亩,养殖家禽3000羽,以贫困劳动力及金融贴息小额贷款等入股,按照年9.6%保底分红。
上洞村芳村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远来入股顺发果蔬种植基地,并在基地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李远来:我参加了顺发果蔬合作社,每一年分红可以分到1200多块钱。现在我也在这基地上班,每个月2000多块钱一个月,一年可以挣到2万块钱工资,感谢李老板对我的支持,我的生活越来越开心。目前,该乡建成小龙虾养殖园1000亩,发展牡丹芍药园200亩,种植油茶2000亩、抚育小水果600亩、提质药材林2000亩,通过发展产业,促进脱贫户稳定脱贫。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转移就业,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项稳定脱贫项目或有一人就业。 东洛乡副乡长李斐: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乡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要在“强教育、优医保、保安居、稳思想”四个方面做好持续保障。
在强教育方面,主要是强化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学生一个都不少,对接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强化教育资助宣传和申报工作,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
优医保方面,要积极做好医保参缴工作和医保政策宣传工作,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重大疾病进行全面排查,尽量减少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发生。
持续抓好住房保障工作,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危旧房整治成果,建立工作台账,标识房屋安全鉴定等级,对群众居所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落实房屋保障政策措施,确保群众住房安全。
通过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实施反向约束、倡导群众自治,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决防止各种“等、靠、要”思想和行为,做到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转变思想、村民树立时代新风,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责编:邓敏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