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说桂东
●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4.9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8.3亿元,年均增长2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2290元跃升至2021年的25027元,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130元跃升至2021年的12570元,年均增长16.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7.8%和16.4%。
千年鸟道
我看这十年·黄晓青:我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双脚,两袋沉甸甸的邮包,八千多个日夜兼程里,走过六十多万公里路程,将数以百万计的邮件、包裹亲手送到千家万户——他是桂东邮政分公司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也是“中国好人”“全国劳动模范”,他是黄晓青。
“27年前,我成为一名邮递员。”黄晓青动情地回忆道,“那时,通信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路也没有现在好走,信件是连接大山深处与外界仅有的几个渠道之一。每天越过重重的崎岖山路,看到深山里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投向我的眼巴巴的期盼目光,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每一份邮件、包裹准确无误地送到村民手中。人民邮政为人民,就是我的初心使命。”
27年来,黄晓青的投递工作做到了“零差错”“零投诉”。凭借着一股子蛮劲,375封“死信”在他手中“起死回生”,顺利找到主人。在将邮件及时送到村民手中的同时,为村民捎带东西,也成了他的习惯。
“村民们出来一趟不容易,不忍心看到他们肩挑手提地走好久的路才能回家。这只是举手之劳。”他总是这样朴实地说。
2013年,为了提高投递效率,黄晓青自费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从一双脚“老老实实”地亲自丈量到骑着摩托车风雨兼程,黄晓青对这一变化感到十分喜悦与欣慰。他真诚地说:“这得益于多年来桂东的发展。”
这些年,一条条道路从泥泞小道“升级换代”到水泥通组公路,一幢幢民居从土坯房摇身一变为小洋楼,罗汉果、高山蔬菜等产业被引进村里,一个个产业发展起来……“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一辆辆小轿车开起来了。
不仅如此,村里干净了,也热闹了,小花园、小游园随处可见,文艺演出常常可看。村民们的生活便利了许多,每个村都建立了邮政便民服务站,传送邮件、收寄快递都十分便捷。
作为见证者,黄晓青对这些变化的感受是——“翻天覆地”。
今年五月份,黄晓青被调往桂东县大塘镇蛟龙村,成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防止监测户返贫、促进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黄晓青依然忙得不亦乐乎。对他来说,转换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初心。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黄晓青的初心一直在路上,激情始终在燃烧。“今后,我将继续发扬劳模精神,继续为老百姓服务,希望能在桂东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大有所为。” 黄晓青激情澎湃地说。
责编:邓艳芳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加压奋进勇担当 攻坚克难创佳绩 桂东召开半年督战暨干部执行力提升大会
“书香桂东 阅读之城”7月份读书分享会走进寨前
湖南中医药大学“同心·健康行”活动走进桂东
尹建恒调度全县旅游工作
“金牌村厨”邀您来做菜走进青竹 千人同解“药食同源”美味密码
周农赴我县调研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等工作
桂东县人民医院正式启动县级公立医院专科能力建设项目
青山乡:以“四红”党建引领灾后重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载APP
分享到